12月4日,春节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至此中国已经有44个项目列入了这个名录(名册),总数世界第一。紧接着又有好消息,三个民间传统营造技艺,包括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都从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转入了非遗的代表作名录。

  进入世界非遗对于文化项目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现有的非遗的发展又给我们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怎么看待批量的非遗上新?

  什么是非遗?所有看不见、摸不着的都算,包括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等等。现在我们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非遗被全世界看见了,怎么看待此次“1+3”批量上新?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人类非遗的评审是每两年一次,每次中国只能提交一个项目,所以这个项目评审的过程实际上是挺复杂的。春节申遗从去年8月份就开始了,一直到今年3月份之前提交材料,这次被批准,是一个喜事。这次我们有三项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转入了非遗的代表作名录,说明我们这些年来在急需保护人类非遗工作方面,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见到了特别的贡献和成绩。

  第一个非遗春节会有什么不同?

  还有一个多月就是2025年蛇年的新春。第一个非遗春节,会有什么不同?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今年是成为人类非遗之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要过得更加热闹、更加红火、更加喜庆。这需要更多人自觉参与年节活动,需要各个地方政府创造条件让年节氛围更加浓郁热烈。比如有没有更多传统热闹的方式能够让人们参与呢?我想这是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可以考虑的问题。

  名录项目中的文字表述,春节后面为什么有一个破折号?

  在这次记录到名录项目当中的文字表述,在春节后面有一个副标题,叫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副标题再去定义春节,实践又代表什么含义?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这个副标题非常有内涵,它强调的是我们中国人在过新年时所有的行为活动。因为我们过年实际上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从腊八到正月十五这个时间段。这个过程中有三个阶段,岁末是辞年阶段,岁末跟新年之交是团年阶段,新年到的时候是拜年阶段,这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社会实践的活动。这个社会实践里面包含很多,包括拜年、传统烟花,还有年节氛围的装饰比如春联、年画、灯笼,还有社火表演等等都是我们的实践。其实节日内涵里边有好多深层的内容,跟我们的古老文明都有关系。我们有时候不自觉,但是在生活中体现了传承。

  全国9100多家非遗工坊,意义是什么?

  全国现在已经有9100多家的非遗工坊,它的意义是更偏向于技艺传承,还是促进经济和产业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非遗工坊是我国这些年来在非遗保护过程中的推广性措施。实际上,它跟乡村振兴、扶贫都有关系,即怎么利用传统技艺、传统产品,把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妇女,组织起来,加入工坊里来增加他们的收入。有非常多工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非遗工坊的内容大部分依托地方特色产业、特种技艺、特别的风土物产,把它加工出来,品牌化推向市场,可以活化乡村非遗,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未来我们还需要考虑怎么让非遗工坊能够持续变成乡村经济发展的补充;怎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让工坊起到社会组织和文化的浸润作用。非遗毕竟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除了经济功能之外,在文化效应以及社会建设过程中应该发挥更多作用。

  怎样让更多年轻人接触非遗传承?

  现在对于非遗传承来说,可能最大的矛盾点就在于怎么让更多的年轻人进来,怎么让更多专业人才进来进行学习或者是规划、运营等等。破局的点在哪里?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这些年来,年轻人对非遗、对优秀传统文化兴趣越来越强。如果说让年轻人把兴趣转化为职业选择,这可能需要社会方方面面来提供便利。比如从贷款、税收等相关政策上进行扶持,形成可以持续发展基础,让他们可以把热情和精神投入非遗传承里面去。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