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作战略地位提级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是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而北京商报记者梳理过往金融工作会议重点内容发现,这也是“建设金融强国”首次出现在金融工作会议上。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释放十大信号

  近年来,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我国金融行业迅速发展。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中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49.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相比于上一次(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于“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的定调,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于金融工作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提级。

  田轩认为,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长,至今已达到8%左右,这一数字已与美国等金融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基本持平。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小到大”的量变。但客观上看,我国金融体系仍然存在金融行业结构不够均衡、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市场机制不够成熟等问题,仍然处于“大而不强”的状况,与我国已经多年位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匹配度的差距。

  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自1997年以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定调下一步金融监管和改革的重要方向。民生银行(600016)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从“全国”到“中央”一词之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

  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过程中,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在监管机制方面,会议提到,要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监管责任落实和问责制度,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据了解,今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调整,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撤销银保监会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峰”监管正在形成,有助于减少监管交叉和监管空白,提升监管质效。具体而言,改革后人民银行主要负责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金融监管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投资者权益保护;中国证监会资本市场监管,增加企业债券发行审核等职。下一步应加快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动中央和地方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更好地防范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也被视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会议指出,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温彬指出,与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相比,本次会议更加强调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节功能,重视总量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双重调节作用,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从而实现市场主体融资成本的持续下降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温彬预计,今后一段时期,货币政策取向仍将保持稳健基调,继续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本次会议提出“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出台。

  此外,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将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谋篇五大金融方向

  作为中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对未来金融工作的布局至关重要。此次会议对金融领域发展重点方向进行部署,明确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近年来,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已成为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重要的着力点。从信贷投向来看,金融机构将更多资金投向到了绿色、普惠领域。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74万亿元,同比增长24.1%;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8%。

  对比距今最近一次,即2017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科技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在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首次出现。

  对于科技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领域,金融机构正在积极布局。随着2022年个人养老金制度靴子落地,中国养老第三支柱产业得以丰富和完善,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相继推出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促进养老金融市场发展。在科技金融、数字金融领域,金融机构正通过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来提升自身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并以此提高支持实体经济效能。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认为,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到的科技金融是对“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等要求的落实,表明今后一段时间,金融体系要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助力科技创新和结构转型升级。而数字金融,更强调金融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打铁还得自身硬,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前提。

  完善金融机构定位

  会议指出,要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我国金融机构数量众多,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共有456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银行12家,城商行125家,农商行1609家,村镇银行1642家,农村合作银行23家,农村信用社545家。

  温彬表示,支持国有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意味着要充分发挥国有金融机构资源配置能力,保持资本和信贷持续增长,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资金投入,切实满足市场融资需求。要鼓励中小金融机构依托区域发展特色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聚焦重点客群,开展特色化、精细化、差异化经营。

  活跃资本市场

  今年以来,活跃资本市场被不断提及。在做好当前金融领域重点工作方面,会议指出,活跃资本市场,更好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稳外贸稳外资,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11月1日,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活跃资本市场的明确要求,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活跃资本市场、提升投资者信心可以期待。同时,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也日益提升,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得以体现。

  据了解,今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多项制度规则,A股正式步入全面注册制时代。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也是证监会的工作重点,今年9月,中国证监会就曾召开专家学者和投资者座谈会,会议指出,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稳定,准确把握注册制改革四年多来市场生态持续净化、市场结构明显优化、内生稳定性不断增强等积极变化,稳步推进全市场、全过程、全链条改革,推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

  建立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

  金融发展的同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是永恒的课题。针对金融行业发展现状,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及,当前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在金融风险防范上,会议重点聚焦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人民币汇率以及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等方面。其中,围绕地方政府债务,会议指出,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

  “‘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这可包括丰富化险的工具和手段,强化风险监测、评估和防控机制,推动重点地区风险处置等;‘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即将绩效管理融入到项目资金‘借、用、管、还’全过程,促进资金安全、规范、高效实用。”温彬解释道。

  房地产发展开启新模式

  针对房地产金融领域,会议指出,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在田轩看来,针对房地产金融管理,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开出了相对全面的“药方”:“房企主体监管”“房企资金监管”“宏观审慎管理要完善”“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这些政策导向,精准指向目前房地产风险的重点防范和处置方向,高度概括了房地产金融工作未来的重点。

  中信建投(601066)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指出,会议将地产和金融问题统一来看,强调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并通过保障性住房等房地产新模式应对目前市场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一是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二是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稳步扩大金融开放

  “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会议内容如是定调。

  温彬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下阶段金融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加快推动监管规则与国际接轨,建立公平、透明、规范的市场体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在推动金融开放的同时,也要切实维护好金融安全与稳定,提升风险防控和化解能力,确保金融管理能力与开放水平相匹配。

  会议要求,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强优质金融服务,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服务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温彬看来,人民币国际化不会一蹴而就,“稳慎扎实”符合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人民币国际化更加强调统筹安全和发展,既要持续巩固加强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果,又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对于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邹澜表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统筹金融改革、开放与安全,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分类推进中小金融机构监管

  近年来,监管部门依法依规接管包商银行,稳妥处置锦州银行、恒丰银行风险,推动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有效遏制了风险的传染与扩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会议指出,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风险,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严防道德风险;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事实上,近年来对部分村镇银行的解散、合并,对县、市级农商行、城商行的处置已经在逐步进行,积累了较多的成熟经验,在压实地方责任、属地责任的情况下,风险较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并重组应是大势所趋,其他信托、金租等非银金融机构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