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行三万步的特种兵式的旅游”和“蹭老年旅行团的黄昏游”之后,近日,以Citywalk为代表的新型旅行方式成为了年轻人旅行方式的新宠。与“精心计划”“高强度”“打卡式”的“特种兵旅行”大相径庭,Citywalk强调的则是“随心所欲”“慢节奏”,以及“沉浸式”的体验。如何体验地域文化、通过博物馆打卡历史人文,受访者们对记者提供了他们的城市漫游方式。

  实习生 徐咏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此前,小红书发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中,Citywalk就位列第五。DT财经和DT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3旅游调研报告》提到,在就地旅游、跟老年团旅游、“特种兵式”旅游等几种新型旅游方式中,82%的人想尝试Citywalk,排名第一,远超其他旅游方式。

  据公开资料显示,Citywalk最早的概念来自英国伦敦,主要的概念是“像当地人一样旅行”,指的是在专业领队的带领下,有计划地行走在一条精心设计的城市旅游路线上,以旅游视角探索城市的变迁、历史与文化,深入地感受一座城市的温度与厚度。

  Citywalk发展到现今,也泛指一个人或是和朋友一起毫无目的地在城市游走,不必刻意去网红地打卡,而是选择随心自在地在街上穿梭,用脚步和镜头来记录城市、感受城市。因此,Citywalk也被许多爱好者翻译为“城市漫步”或“城市行走”,有的网友给这个舶来词套上一个更接地气的名称,“瞎溜达”或是“压马路”。Citywalk参与者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想深入感受另一座城市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外地游客,另一种是对本土城市人文历史感兴趣的本地人。

  不同的Citywalk参与者走的路线或许各不相同。有的人在“城市漫步”时会跟朋友猜拳决定是往左还是往右;有的人会在走到路口时遇到绿灯就直走,红灯就拐弯,主打一个“随心所欲”。很多外地旅客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寻找博主走过后分享的路线。有些想深度游的旅游者会去报团,带研学性质的Citywalk团正以各种形式流行开来。

  在南京,活跃着一个“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15年来举办了665期城市漫步活动。每周一期对南京城市历史文化遗迹、人文遗产展开寻访记录工作,设定寻访南京“外十八城门”“古金陵四十八景”等主题。

  “元老”级成员舒克热衷于拍老门东的老房子。2011年他接手这个公益团队策划组织活动后,降低了团队的专业门槛,欢迎更多网友报名参加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现在每周六的活动有近百人参加,多则达到200多人。有些景点成为遗迹不为人所知,比如为探访《金陵四十八景》之“虎洞明曦”,团队就不止一次去江宁行走。团队里不仅有来自各行各业、热爱南京文化的普通人,还吸引了国际友人跟随他们的路线来打卡南京。

  舒克说,“我们的宗旨是让更多人热爱南京,了解南京,让南京地域文化传承下来。漫步在南京大街小巷,每个巷子都有历史掌故,一个个去看,根本走不完。”

  当下,博物馆成为暑期的“遛娃胜地”,也是Citywalk绝佳之选。来自安徽的汪媛是江苏举办的“博物知旅”活动达人推荐官,兼职在做@山禾Viyo账号,从文创开箱视频,到探访区县博物馆的文化大展、打卡大运河非遗文化园非遗体验馆,她记录下业余时间的文博足迹。

  网红博物馆约不到怎么办?汪媛表示,她想做的是宣传那些值得一去但还不火的博物馆,“热门馆去的人很多,但很多小众馆与专题馆鲜有人踏足,我就通过短视频跟大家分享去博物馆里值得看的东西。”文博系列在短视频分类里颇为小众,汪媛从去年正式开始做短视频,不直播不带货,视频都是出去玩的时候顺便拍的,常常一座博物馆要拍好几期,拍摄本子要根据体验反复修改。她说,把逛博物馆当成一种很好的Citywalk形式,以博物馆之“美”涵养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认同,可以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慢节奏”打卡一座城!Citywalk成旅游新宠


(责任编辑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