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办发〔2022〕2号),文件要求银行业保险业从战略规划与组织流程建设、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数据能力建设、科技能力建设、风险防范、组织保障和监督管理等七个方向发力,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到2025年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目前,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这对于保险业来说,都具有巨大的“危”和“机”,唯有前瞻者才能把握住数字化转型的“风口”,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越来越多的线下场景无法实现,倒逼线上化服务提上日程,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按下“加速键”,这是保险业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企业通过一系列数字技术应用与创新,实现组织架构、业务模式、内部流程升级改造,提升服务质效的过程。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行业合作、整合,分层级、权限,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大前提下共享大数据带来的成果。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一、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迎来活力加速期

  全球保险业正在进入数字化时代,领先的传统保险机构纷纷展开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战略规划、数据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强投入。而新进入者也不甘落后,积极探索数字化的商业模式,吸取别人的经验,创新符合自身发展的新模式、新产品,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一片繁荣。领先的主体与后来的主体均在布局,给市场注入活力。

  二、科技手段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保险业在疫情的影响下对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加速推进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刻不容缓,一是因为疫情导致线下业务萎缩,需要依靠线上运营的方式,或者依靠新兴的技术手段尽快恢复稳健运营;二是数字技术是全新生产力,在成本及运营效率上具备绝对优势,比如科技智能理赔等应用领域逐步成熟,巨大的成本优势使该类数字化应用在行业内渗透率较高,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三、政策不断加力,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政策红利期

  自2020年以来,银保监会下发一系列关于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文件:

  2020年1月,《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改进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强化业务管理。

  2020年5月,银保监会印发《关于推进财产保险业务线上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具备条件的公司探索保险服务全流程线上化。

  2020年8月,《推动财产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支持财产保险公司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鼓励财产保险公司利用科技手段,对传统保险操作流程进行更新再造,提高数字化、线上化、智能化建设水平。到2022年,主要业务领域线上化率达到80%以上。

  2022年1月,《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要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全面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系列的政策加持,让保险主体和保险中介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引,让保险科技平台增强了信心,加大布局的力度。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问题及难点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在业界已成高度共识,关键问题是“如何转”。在转型实践中,各家保险公司遇到的共性问题与难点主要包括,认知问题、产品设计问题、第三方供应链问题、人才队伍建设、合规问题等方面。

  一、认知方面

  当前,部分保险机构对数字化转型还没有清晰的认知,知道要数字化转型,但是不知从何做起、怎么做起。大多数机构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数字化战略规划,缺乏对转型方向、目标、路径的统一认识。部分公司还没有扭转经营思路,为了转型而转型,简单抄袭同业经验。部分公司业务架构、数据架构、科技架构还不能适应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导致战略规划落空,或是在执行中走偏。

  二、产品设计方面

  当前很多线上产品不接地气,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是关键。

上证观察家 | 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问题与对策

  目前,80后、90后人群已进入线上消费主力军,不同城市、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职业类别、不同性别的人群有着不同的保险需求。他们线上投保的渗透率和关注重点各有不同,保险机构如何以“消费者为中心”,制定保险产品和数字化策略。

  以分散性家用车客户群为例,我们利用某家用车占比在80%的经济不发达的小城市现有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车辆所有人80后、70后、90后占比达84%,80 后为主力军,90后呈上升趋势,90后的保费占比高于车辆台数占比,90后的新车多、车辆价值高,以后的资产所有逐步年轻化。

  车辆的拥有者以男性为主,符合常规认知。但是实际购买车险的人是否为男性,从采集的源头没有要求,是男主人购买还是家中女主人购买?无法判别。如果有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允许差异(直系亲属),那么可以针对投保人的偏好有差异化的策略。

  男性车主的互联网消费习惯远远高于女性,这样的分析结果帮助我们在销售时间、场景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设计。

  但是,我们的数据不够全面,职业类别的差异数据不完整,不能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产品设计缺乏新意,往往流于同质化。

  三、第三方供应链方面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使用大量新兴统计及信息技术,保险主体与用户之间没有足够大的平台,需要借助于专业网络平台公司合作开展业务,这类业务发展到现在基本是受制于人,保险主体并不掌握客户,客户信息不完整,处于低级依附的地位。

  四、队伍方面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使用大量新兴统计及信息技术,因此要求保险行业注重新形势下的人才储备不足问题。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人,保险企业将会面对数字化薄弱的痛点,这是由于保险数字化综合运用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

  保险科技的发展急需具备以下素质的人才:一是数字化背景下的战略制定者,懂保险、懂经济、懂市场的高层;二是新型风险的防控者,懂保险风险管理、懂合规管控的中层;三是新技术快速迭代下的研发创新者,懂技术、懂保险,善于发现客户需求规律及发展趋势的骨干人才。

  五、合规方面

  数字化转型涉及大数据以及围绕这些数据的各种应用。而国家法律和监管规定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越来越严格。

  保险业要遵守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作为典型的数字密集型产业,保险的“大数法则”决定了其与生俱来的数据属性。随着保险业数字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坚守底线筑合规,行稳致远促发展成为各保险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一步举措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促进保险集团优势转换

  目前部分保险公司存在数据信息不共享、不能形成合力等问题,对客户不能形成精准画像,在顶层设计方面,建议行业、集团以及总公司应关注四点:

  1,要有前瞻性,加强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构建与战略规划相匹配的组织架构和机制流程。组建跨业务条线、业务与技术相融合的共创团队。确保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准确,从而让基层公司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可以保持一以贯之的坚持,少走弯路甚至是回头路。

  ,2,要有统一性,行业统一为最终目标,在这之前先进行内部统一。变行业各主体的各自为政、百花齐放为一统,可以由中银保协统一整合推进并出台行业数据标准化等一系列统一的文件要求,确保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的整齐划一。内部统一是为行业统一打好基础。建议形成类似车险行业平台的保险业客户数据的行业标准,并也建一个大数据平台,同时制定数据开源、共享、安全等一系列机制,保险业所以数据均可进行交互,从而确保数据质量的准确和完善。

  3,要有兼容性,就如果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要在统一的规范基础上,实现向上、向下的兼容,向内、向外的兼容,以适应转型的不断优化、细化和深化。

  4,要有操作性,提升客户体验感。数字化转型要能在基层落地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可操作,才能保证可落地。

  二、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数据质量,促进产品贴近市场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就是行业数据质量的优化,要确保数据质量的准确和完善,从基层采集端口就保证数据真实性,只有数据质量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实现保险业数字转型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数据赋能、满足客户需求。这里的基础主要是基础环境与数据治理。关键之一是基础环境。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就是数据质量的优化,要确保数据质量的准确和完善,从基层采集端口就保证数据真实性。关键之二是数据治理。数据治理要覆盖存量与增量,覆盖从采集、录入,到汇集、共享,再到分析、应用,贯穿整个链路。

  在本文遇到的问题中能看出,保险公司的数据量庞大,但是质量不高,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造才能为公司所用。

  有了高质量的数据信息,才能精准分析客户,定制接地气的保险产品。在产品设计方面,针对90后甚至即将到来的00后年轻人特性,如何设计出更适合互联网的产品以及如何更好的将线上、线下服务有效融合,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进一步去中介化,互联网模式规模逐步扩大,将是各公司努力的一个方向;另外,基于更精准的风险定价,不同群体(职业类别、性别差异等)驾驶习惯不同、形式区域不同、风险不同,UBI模式车险(Usage Based Insurance)产品将成为拓展的一个方向,UBI模式车险是基于车主驾驶行为和使用车辆相关数据相结合的可量化的保险。通过数字化运营实现在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提升运营效率和精细化程度,提升企业价值,通过数字化运营实现风控、合规管理。

  三、推进适应信息化转型的机制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

  金融科技要求从业人员既懂保险又懂信息技术,IT行业薪酬普遍较高,故而保险公司人才引进上有着巨大困难。建议:

  1,保险主体将科技板块进行剥离,成立科技公司,独立发展,实现组织变革。现在不少保险机构有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有配置专门高管,还有成立科技子公司。这些大都还是定位不准,换汤不换药,没有真正把数字化转型有效推进。

  2,注重引进和培养金融、科技、数据复合型人才。在队伍培育上应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机制,明确数字化转型的领头人以及队伍基于懂业务、懂技术的准入机制,从而保障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施。保险科技化人才要下沉到基层,推进项目要跟班至基层,从而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基层开发项目,遇到问题及时与销售人员、核保人员沟通,寻求最优的客户体验。

  3,引入高科技资本,快速引入技术,提升数字化转型的能力。技术引入是快速将操作系统亲民、提高客户体验感。

  四、适应合规要求,保护信息安全

  有效的监管可以保障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科学、到位的监管政策不仅是对保险经营行为的约束,也是行业发展方式的导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监管机构深入指导、监督和支持银行保险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工作,为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

  各保险公司要适应监管要求,必须在风险防范中做好七个方面的管理。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保险公司要做好战略风险管理,确保战略规划的实施与公司经营发展相匹配,并将转型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纳入风险管理,守住风险底线;同时要加强创新业务的合规性管理、数字化环境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操作风险及外包风险管理、防范模型和算法风险、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保险业的目标应达到监管的要求,到2025年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要取得明显成效,实现提质增效,本质上仍需回归保障本源,切实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明确方向,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化解风险,最终实现保险业的转型和变革,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2022年“中国人寿财险“远航计划”地市一把手轮训班(第一期)课题组”研究报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执笔人:柯迪,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学指导教师;孙元芹 安徽省黄山市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罗凌冰 江西省赣州市中心支公司总经理(业务总监);唐果 四川省泸州市中心支公司总经理;滕寿波 辽宁省沈阳市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章崧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支公司总经理;黄湧涛 江苏省无锡市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周骏 广东省东莞市中心支公司总经理;蒋一贝 上海市松江支公司总经理;韩焱 上海市浦东支公司总经理及全体学员均有贡献。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寿财险黄山市中心支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