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题:学者陈众议谈“中国文学走出去”:西方态度从猎奇到想了解
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
“中国作家的作品在国外译本不少,但还是刚起步,潜力无穷,我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远没有迸发出来。”全国人代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陈众议曾就读于复旦大学外文系,后前往墨西哥留学,研究方向为西班牙语文学与文艺学。回顾留学生涯,他表示,与母语是西班牙语的同学比,学习西班牙语文学有一定难度,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文学是最容易融通的,它自成逻辑,可以营造出情感、文化氛围。
“每部文学作品都有一个逻辑内核,中国古人称‘书眼’,找到这个逻辑核心,很多其他内容也就慢慢清楚了。”陈众议说。
20世纪80年代回国后,陈众议从事翻译工作,将拉美作家作品介绍进来。
“其实拉美文化与我们的文化更接近,不同于欧洲的理性主义,拉美、特别是古印第安文明中有很多与我们相似的、辩证文化的元素存在。”他提到,不少中国作家也曾受拉美文学影响,进行“寻根”创作。
在陈众议看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文学走出去”,一方面得益于电影媒介,包括莫言参与编剧、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等,获得不少国际大奖;一方面也得益于开放的思想,大家敢想、敢写,让文学繁荣。
他还谈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很好的契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文学应该走在前面,因为文学的触角是灵敏的,它可以反映时代、反映人生。
陈众议认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目前情况很好,但不能指望一步到位,要让外国人真正了解中国文学、文化,需要一个过程,国家实力也起到关键作用。
“西方最开始对我们的态度是猎奇,但现在更多是真正想了解。”他指出,随着国家实力增强,中国文学也慢慢受到国际关注和认可,中国作家要更加努力,一方面提升自身修养,更好地理解、判断自身及外界;另一方面,在西方仍对我们持怀疑、警惕态度时,要有丰富的内容、生动的情节,真正打动别人。
他提到,像《三体》等文学作品已经“走出去”,因为内容本身具吸引力,收获了一些国际影响力。
陈众议近年来举办国际研讨会,邀请汉学家等,就中国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展开交流、探讨。“我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关键是国泰民安,政治、经济稳定,保持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他表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倡“全民阅读”,建议给予孩子充分的阅读时间,从小培养阅读习惯及审美情趣。(完)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