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月6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一段时期以来,中小学生焦虑、自伤等心理问题频发,抑郁症检出率呈现低龄化趋势,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如何提前识别和干预、开展家校协同、专职心理教师培训、规范心理咨询行业等角度,提供了一线实践经验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为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言献策。

  孩子身心健康是为人父母者的共同期盼。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时下不少孩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多年以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便显示,全国有3000万17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受到心理问题困扰。时至今日,有关青少年因心理健康问题自伤自杀的情况不时发生。

系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安全带”

  心病需要心药治。如今,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共识,但整个社会层面仍存在心理健康知识匮乏、认知不足、转介机制不通畅、各方合力不够等问题。

  呵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责无旁贷。首先,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发现反常及时向老师或相关专业人员求助。在此前发生的一些极端事件中,不少青少年的反常迹象并未引起学校和家庭的足够重视,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其次,家长应该努力创设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不能只关注诸如成绩等可以“量化”的育儿成果。在孩子压力大、情绪不佳的时候,家长要学会倾听,注意疏解,帮助孩子解开心结走出阴影。

  学校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另一主阵地,也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时下,绝大多数学校都已经意识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因为场地、师资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具体落实上仍显不足。

  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及时出台有关政策,加强对中小学生专职心理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切实推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壮大及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鉴于心理健康问题的隐秘性和复杂性,学校要在引导全体教师共同关注学生心理问题上有所作为,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或行为,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跨部门、跨学科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协同应对。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进一步构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协作机制,为青少年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群策群力,才能系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安全带”。

  胡欣红

【编辑:彭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