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第一波感染高峰来势汹汹,多地出现“血荒”。

  近日,江苏、云南、福建、山东、浙江等多地均发布血液库存告急通知,血液库存遭遇献血淡季与疫情的双重冲击。

  12月12日,“云南昆明血液中心”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昆明血液库存告急。文章显示,昆明市平均每天需500人的爱心献血,才能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当前,受疫情影响,街头无偿献血人数急剧下降,团体献血活动被迫停滞,平均每天献血人数不足百人,已经危及到孕产妇、危重症患者的抢救。

  12月13日,江苏省血液中心发布倡议书,倡议市民积极参与献血。倡议书显示,中心血液库存已跌破最低库存警戒线。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2月献血人次下降57%,献血量下降54%。

  同日,国家卫健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两部门联合印发《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下称《指引(第二版)》)。该文件显示,密接者、次密接者以及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者可以参与献血;接种基因重组疫苗、灭活疫苗后需暂缓献血48小时。此外,根据国际做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明确了最后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阳性结果7天后可以献血;重型或危重型感染者,康复6个月后可以献血。

  时代财经致电首都献血服务热线咨询情况,相关工作人员称,“目前献血点按照最新的政策执行,根据健康检查中心表中有填报选择是否感染新冠,如果距离最后一次阳性结果不足7天则不能献血,如果7天后且在这一过程没有服用任何治疗性药物才可献血,这既是保护献血者体质的恢复,也是保护受血者的生命安全。”

  新冠感染者献血政策调整

  1912年,法国外科医生卡雷尔博士因创造性地进行了人与人输血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此为起点,现代输血疗法沿用至今。

  输血本身是救治患者的治疗措施之一,是一种支持性与代偿性的疗法,主要是用于患者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备血,以防止术中失血过多、严重贫血。在输血的过程中,也需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输入不同血液成分,包括全血、冷冻血浆、红血球浓厚液、洗涤红血球、白血球浓缩液与血小板浓缩液等。

  从献血者献血到受血者输入血制品需要经历一整个检验、筛选的周期。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血库负责人、检验科医生吴丹萍对时代财经解释道,我国献血法规定,提倡健康公民无偿献血。为了保证公民的身体健康,也为了保证血液的质量,我国规定献全血间隔时间为6个月,献血者每次能够捐献的血量最高不超过400毫升。一般而言,并非所有的血液都能够送达给受血者。血液中心在获得捐献的血液后,需进行相关的输血前检测。认证合格后,血液中心会通过自动化分离等方式得到红细胞、血浆、冷沉淀或其他高浓度、高纯度的血制品,予以患者或冷藏冷冻储存。

  从献血本身来分析,输血前的检验已经筛掉一类献血者。根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更新的规定显示,登记献血前需核查献血者一系列健康信息,如相关健康检查不合格,则本次无法进行献血,待健康检查合格后再进行献血。此外,有一类患者则需永久性屏蔽,不能进行献血、捐血。规定显示,“如果献血者捐献血液的检测结果中,乙肝、丙肝、艾滋病任意一项中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同时呈反应性或梅毒血清学检测双试剂也呈反应性,则永久性屏蔽。”

  疫情期间,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金冬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新冠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但出于谨慎考虑,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新冠相关患者亦有所限制。

  2021年3月25日,国家卫健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印发的《血站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下称《指引》)中规定,“对献血者本人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等四类人建议暂缓献血,暂缓时间为相关情况结束后至少28天。”

  此外,《指引》还规定,如果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如接种“国药”和“科兴”疫苗的人群,则疫苗接种48小时后可献血;如果接种其他类型新冠病毒疫苗,如“康希诺(行情688185,诊股)”和“智飞”,但不包括减毒活疫苗的人群,则自疫苗接种当日起,14日后可献血;如果曾被诊断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治愈出院后除捐献恢复期血浆除外,其余6个月内暂停献血。

  《指引》中增加了《新冠肺炎相关健康状况征询表》,了解献血者新冠肺炎相关健康状况,甄别献血者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接触史或生活史等。

  但随着疫情的发展,上述献血规定导致覆盖人群逐渐减少,或持续加剧各地“血荒”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新冠感染者献血政策亟待调整。

  国家卫健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于12月17日修订并发布了《指引(第二版)》,其中明确指出,最后一次核酸或者抗原阳性7天之后可以献血。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健康状况征询表亦有所更新,不再甄别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接触史或生活史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的献血规则亦有所优化。

  血液库存为何告急?

  在《指引(第二版)》发布后,各地迅速落实新的献血政策,并呼吁公众为缓解血液库存紧张贡献一份力量。

  12月18日,“成都市血液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成都市每日需约1000位献血捐献爱心血液才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定期输注血液的肿瘤患者、地中海贫血患儿、孕产妇、外伤大出血患者们亟待血液救助。”

奥密克戎感染高峰加剧冬季“血荒”

  时代财经以献血者身份致电云南省昆明市某献血点,献血点方面回应称,新政策规定阳性转阴7天以后带着身份证即可进行献血,当然如果服用药物也暂时不能献血。

  在此之前,云南昆明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即便现在血液库存量不足,有献血意愿的新冠感染者仍需在感染六个月后才能献血。”

  北京通州区血站工作人员对时代财经证实了血液库存告急情况的存在。但她表示,“在患者阳性好转之后,需任何不舒服的症状都恢复后才能献血。也就是说,如果7天以后还未恢复身体健康,也暂时不建议献血。”

  “血液库存告急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掺杂着多种因素。”吴丹萍对时代财经分析道,血液中心的血液来源,主要依赖于大众的无偿献血。但近来受到疫情的影响,无偿献血的人数有所减少,这是目前血液紧缺的原因之一。此外,季节亦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献血也分淡季和旺季,冬季是献血的淡季期。今年冬季以来,大学生提前放假等原因导致大批潜在的献血者已经离开广州,献血量有所减少。而冬季又是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冬季缺血的情况也会更严峻,多重因素叠加导致血液储存量雪上加霜。

  “近年来,随着国内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医疗救护能力的增强,无偿献血的工作也迈入发展的快车道。但是无偿献血的增长仍然不能跟上临床用血需求的增长,临床用血也存在偏型或季节性危机。如在血型供应上,有时是O型血紧缺,有时是A型血紧缺,这些都是临床用血中常见的问题。此外,国内人口基数较大,相对而言,用血量也非常大。要改善血液紧缺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长期的科普,只有提高民众的献血意识,让更多人积极主动献血,血液来源的稳定性才会增强。”吴丹萍对时代财经称。